进入盛夏时节

动辄35℃+的气温

酷热难耐

让人倍感时光漫长

但其实拉开时间的跨度

就可以知道

这个炎热的夏天

在时间的长河中连朵浪花都算不上

毕竟,正定这样一座古老的城市

经历过的故事早已多不胜数

甚至还有一些“活着的历史”

就藏在每天路过的大街小巷——

古树名木

王晓东 摄

古树名木是森林资源中的瑰宝。

古树是指生长百年以上的老树;名木是指具有社会影响、闻名于世的树。

在正定,有多少这样的宝贝树木?——

据统计,我县挂牌保护的槐树、柏树、紫藤等古树名木共计65株,其中,树龄在一千年以上的有17株,古树名木保护率达到100%。这些分布在大街小巷的古树成为记录城市发展变迁的“活化石”。

正定的古树名木栉风沐雨

自带一些充满神秘色彩的传说

快来看看这些古树吧!

隆兴寺

大悲阁殿后东侧

正定最古老的树,树龄1300多年,树高约12米,被称为“寿槐”“福树”。相传,宋太祖赵匡胤曾在树下驻足观看,见有瑞鹤祥云绕于树端,经久不去。这一景象,被他看做祥瑞之兆,坚定了他称帝后扩建隆兴寺的信心。

隆兴寺

戒坛南侧

正定的姻缘树。这两株树均有千年以上树龄,属一级古树。东侧的古槐盘根错节,遒劲有力,犹如“龙”之气势;西侧的古槐树冠舒展,雍容华贵,嫣然“凤”之姿容。这两棵槐树冠首在空中相通,根茎盘绕,犹如一对恋人。相传,真定城内一个富家小姐与家中年轻的长工相恋,遭到父母的强烈反对,便相约私奔,被家人追赶得无路可逃,便在此处相对盟誓“在天愿作比翼鸟,在地愿为连理枝”后,化作两棵槐树。若干年后,遇皇帝驾临真定,听闻此事深受感动,遂赐名龙凤槐,后人又称之为“夫妻树”、“姻缘树”。

隆兴寺

大悲阁前

正定最古老的柏树,其中有10棵树龄在一千年。它们虽然饱经沧桑,但依然葱茏苍翠,古朴矫健。盛夏时节,游人流连于古树的荫凉中,十分惬意。

隆兴寺

梁思成文物保护史迹展馆院内

紫藤,又名藤萝。暮春时节,紫藤吐艳,一串串花卉如瀑布般垂挂枝头,紫中带蓝,灿若云霞。“攀松古藤”为隆兴寺古刹一景。清乾隆十三年《隆兴寺志》记:“攀松古藤,在雨花堂北镇坛墙边,盘绕古松只上,高二丈五尺,形如伞盖。春季花发,香气袭人。”如今依然枝繁叶茂,极具观赏性。

临济寺前广场

正定最浪漫的树。这棵树有着400年树龄,是一级保护树种。因其树冠恰巧形成了“爱心”的造型,成为了正定的“网红树”。

县政府广场前

西侧的古国槐是元末明初栽种,相对的东侧还有一株百年刺槐,见证着正定这座古城的风雨变幻,世事衰盛。据史料记载,县政府原址为历代府衙的办公地,元中统三年(公元1262年)建贞定路署,元末毁于战乱,明洪武十年(公元1377年)修复为真定署,古国槐为修复真定署时所植。民国二年(1913年)撤府存县后,此地成为县署的办公场所并沿用至今。

太平街

从太平街往里走一点点,就可以看到两棵遮蔽天空的高大槐树,和居民区浑然一体。树身披红挂彩,十分神气。

隆兴寺大悲阁前的古柏树

隆兴寺大悲阁前的古柏树

位于天宁寺院内西南角的1000年国槐

穿过流光岁月

它们身上

除了岁月痕迹

更多的是贴心的保护

近年来,我县积极开展古树名木保护自查工作,为全县古树名木资源建立了详细、规范的信息档案,对古树名木的树种、具体位置、树龄、树高、胸径、冠幅、生长环境等做了详尽记录,科学化、规范化推动古树名木保护。

朝菌不知晦朔

蟪蛄不知春秋

走在古城的街巷

或许不曾注意

但抬头看看

或许仰望的树荫也已守护了你千年

你知道正定还有哪些古树呢?

一起来评论区聊聊它们的故事吧!

原标题:《正定的这些“宝贝”,居然就在家门口!》

Copyright © 2088 世界杯欧洲区_世界杯中国 - rd508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
友情链接